去拉萨的软卧包厢是什么样

无阿里不西藏 西藏旅游 5.2W+

目录一览:

去拉萨怎么才能买到卧铺

1.

在火车站售票窗口预订:可以前往上海站或拉萨站的售票窗口,直接购买软卧包间票。

2.

在12306官网上预订:登录12306官网,找到上海到拉萨的火车票,然后选择软卧包间类型进行预订。

3.

通过第三方客服预订:可以通过携程、去哪儿、同程等第三方客服网站查询上海至拉萨的航班,然后选择软卧包间类型进行预订。

上海至拉萨高级软卧票价

查询火车车次Z164次列车19:16从上海始发,第三天17:55到达拉萨,火车软卧价格是1262.5元/人。

成都去拉萨直达Z322动车软卧是什么样的

Z322属于成都到拉萨的直达快速列车,总共只有8个站会停留,分别为广元站、宝鸡站、兰州站、西宁、德令哈、格尔木、那曲和拉萨,总共行驶43小时07分。

隔天才有一列次。软卧1062元,硬卧668元,硬座328元。

其实西藏段大部分都是在夜间行驶,看不到多少西藏的美景。反而西宁和西藏交界的地区风景更多一点,也非常漂亮。

去拉萨的软卧包厢是什么样

我想独自去拉萨旅游,我需要准备什么

独自去拉萨旅游,准备一颗虔诚的心即可。

当然,外在必须带厚的衣服,羽绒服之类的,海拔高,气候变化大。空气干燥,女士防晒霜和润肤露必备。

当然,因为你进入纯藏区,准备认真去了解和接受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饮食。

其次带上相机吧,那里的天很蓝,草很美,冰川很亮,云很干净

冬季去拉萨要注意或准备什么

冬季去拉萨旅行,需要注意保暖和防寒。由于拉萨的高海拔和低温,旅行者需要准备厚重的羽绒服、冬季的保暖衣物,帽子、手套和围巾等保暖用品。

此外,由于冬季的高原反应可能会更加明显,需要提前做好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,如慢慢适应高原气候、多喝水、多休息等。

另外,也需要留意当地的天气情况,尽量避免在大雪或恶劣天气条件下出行,以确保安全和舒适度。

去拉萨需要准备什么药品

准备物品:

(一)药品

整个西藏都是“缺医少药”,所以有必要准备一些必备药品,特别是针对自己常用的药品。

1、红景天:进藏前一个月可以每天随茶叶泡些红景天的药材喝,或吃一些成品药,以便身体慢慢适应缺氧的环境。带一小袋药材进藏也可以,红景天口服液在当地可以买到,必要时吃。

2、高原安:拉萨等大城市有卖,进藏后和长期在藏感觉不舒服时,可以服用。

3、复方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丸:准备2-3盒,在藏期间如感觉胸闷、喘不上气,可以含10粒,很快就会减轻症状,效果极好。

4、感冒药、胃肠类药、去热止痛药品、抗生素类药品: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。

5、舒乐安定:刚进高原适应不好,很容易失眠,建议可以服用半片舒乐安定,睡眠保证了,第二天精神状态和体力都会转好,适应力也会增强,且舒乐安定不会形成依赖。

6、西洋参含片:有助于缓解疲劳,增强体质,减轻高原反应。

7、带足自用药,有些在西藏可买不到。

(二)生活必需品

1、手电或应急照明:县城以下地方经常停电,且路灯等照明设施不足。

2、雨伞,即可防晒,又可防雨。

3、带个床单:如嫌驻地不干净,可以铺上用。

4、墨镜:最好是偏光、防紫外线、防雪盲功能的,这里紫外线特别强。

5、防水冲锋衣、裤、登山鞋:夏季雨水较多。

6、毛衣、保暖衣:夜间较冷。

7、太阳帽、防晒霜。

去拉萨高原反应的人多吗

有高反是必然的,只是程度高低!以下这篇文章对你了解高原反应应该有所帮助!

高原衰退症是个新名词,正式命名到现在不过30多年。

但是,我国共有1200多万人,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;国土面积的1/6,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。

毫无争议,我国是世界上高原人口最多、面积最大的国家。

因此,高原衰退症的年龄虽不大,但是需要普渡的人口却不少,十分尤其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
1

高原衰退症在人体内形成的过程

高原环境氧气稀薄,大气压低,紫外线、严寒、大风、干燥,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损害。

初入高原,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状态,会因为高原低氧低压环境而打破,其生理功能会紊乱。

为了适应高原低压低氧环境,机体的生理功能会相应改变,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再次稳态,比如心率的适当加快,呼吸的适当加深加快,红细胞的适当增生。

这种在高原环境中,机体内环境的重新达到稳态的过程,称之为习服。

但是,当机体长期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中,长期处于过度疲劳、负面情绪、睡眠剥夺等不良状态,机体会逐渐失去对高原环境的习服适应,造成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,尤其是认知功能和体能的减退,出现诸如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事情、思维判断能力降低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降低、长期失眠、疲倦乏力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、牙齿松动容易脱落、头发脆性增加并脱落等一系列症状,称之为高原衰退症。

简单地说:人体到高原后,对高原环境进行习服。习服不了高原的,出现的一系列症状,称为高原衰退症。

客观地说:习服高原是比较难的,犹如驯服一头猛虎。习服不仅时间较长,完全习服需要6个月以上,而且习服具有可逆性,返回平原再到高原,需要重新进行习服。

因此,高原衰退是每个人从平原到高原,或是从较低海拔的高原到较高海拔的高原,必须面对的身体伤害。只不过,伤害的时长不同、程度不同而已。

2

高原衰退症名称的由来

1、国外的研究

1981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低氧讨论会上,有学者曾经提到,长期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的人,会逐渐出现诸如记忆力减退、失眠、疲乏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等现象,并将之命名为高原衰退。

除此以外,国外其他学者通过临床观察,也发现了类似现象,比如南美学者称之为适应病或适应衰退,在印度称之为狭义的“慢性高山病”。

但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现象,而非一种独立的高原病。

2、国内的研究

1976年中国学者开始对高原衰退现象进行临床观察,将其称为“慢性高原反应”或“持续性高原反应”。

但是,由于高原衰退现象是一个全身多系统、多器官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症,主要是认知能力和体力的逐渐减退,很难用“慢性高原反应”这一表述模糊的术语,清楚阐述高原衰退现象的完整临床特点。

随着对高原衰退现象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,中国学者在高原地区进行了长期细致的临床观察,逐渐认识到高原衰退现象这一临床综合症,不仅仅是一种慢性高原反应,更应该是慢性高原病中的一种独立的亚型。

1982年召开第一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,讨论并明确了高原衰退现象的基本特征。

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,中国学者通过长期的高原临床观察,将高原衰退现象的临床症候群,正式命名为“高原衰退症”,并将之分为脑力衰退型和体力衰退型。

小结一下:高原衰退虽然由来已久,但是正式名称却是姗姗来迟。只不过希望,这不是迟来的爱。

3

高原衰退症的基本特征

1、发病一般在海拔3000米(少数低于此高度也可发生)。多为居住高原较长时间后逐渐出现一系列症状,少数则为急性高原反应迁延不愈而致。

2、主要症状像神经衰弱综合症。间或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。有时伴有浮肿、原因不明的肝肿大、蛋白尿等,血压可偏低或偏高。

3、一般都有减重、消瘦和体力、脑力劳动能力明显减退的客观依据。

4、上述症状在转至较低地区或平原后,有明显减轻或消失。

4

高原衰退症的临床症状

1、脑力衰退型的症状

1)记忆力、注意力减退,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;

2)认知能力全面下降,短时记忆、注意力、反应力、推断性认知能力均较之健康人群下降;

3)脑力衰退患者血流变学异常,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性增加,血液粘稠;

4)脑力衰退患者凝血功能下降,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;

5)患病率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。

2、体力衰退型的症状

1)以疲劳乏力、劳动能力下降、食欲不振、睡眠障碍、易反复感冒为主要症状;

2)左心收缩功能减弱;

3)衰退患者血流变学异常,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性增加,血液粘稠;

4)体力衰退患者凝血功能下降,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;

温馨提示:高原衰退症虽是一种病,但是却不易诊断,容易与类似症状的疾病混淆,所以医生一般不会确诊高原衰退症。

久居高原人群根据从事的体力或脑力劳动,结合自身平时表现,对照体检各项指标,自行判断是否患有高原衰退症,并进行针对性的身体保养,尽量避免或减少身体伤害。

标签: 去拉萨软卧怎么选一个包厢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