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一览:
川藏线旅游拍照穿什么衣服好
川藏线旅游,拍照选择衣服的问题,旅游生活主题的拍照,不难。
首先要弄清楚川藏线上主要风景是什么,穿衣拍照问题才好分析。巍峨雪山、白雪皑皑、雪山垭口、冰川冰河、高原草甸、纯美湖措、蓝天白云、莽莽原野和经幡猎猎等景观元素,组成了川藏线的大美风景。
因此,基于以上景观基调,旅游拍照的衣服,应选择红色、黄色和橙色等色彩鲜艳的衣服为主。
红色积极乐观,代表着吉祥、火热、奔放和激情等,在雪山背景下,显得鲜明突出,主题明晰,画面相当有活力。
黄色代表灿烂、辉煌,金色光芒象征智慧之光,也象征财富和权利,在茵茵草甸上穿黄色衣服拍照,画面显得相当和谐。
橙色时尚,青春,动感,有种让人活力四射的感觉,是欢快活泼的色彩,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,冷冷的皑皑白雪背景拍照,冷暖互衬,两者互补,画面显得活力四射。
如果穿白色衣服拍照,无法突出人物,甚至被背景掩盖,如果穿黑色衣服拍照,则显得画面过于冷酷,如果穿花格衣服拍照,则画面显得太乱,仍然无法突出人物。
当然,拍照中摄影师的拍照角度、画面构图、取景元素等,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照片美感。

冬天去拉萨旅游,需要带哪些必备的物品
冬天去拉萨旅游需要携带一些必备的物品。
首先是厚实的冬衣,包括羽绒服、毛衣、保暖内衣等,保持身体温暖。
其次是防寒保暖的配饰,比如围巾、手套、帽子和耳罩等。另外,还需要带上防晒霜和滋润护肤品,因为高原紫外线强烈,又干燥。此外,鞋子要选择防滑保暖的款式,以确保在雪地中行走时不会滑倒。最后,带上相机和充足的电池,记录美丽的风景。以上这些物品可以帮助游客度过一个愉快的冬天拉萨之旅。
怎么坐火车去拉萨
在成都站(即火车北站)坐Z322列车,成都到拉萨,隔日开行,发车时间:14:48,拉萨到站时间,第三天09:55,耗时:43时07分,硬座票价:335元。
主要经过(停靠站):成都—广元—宝鸡—兰州—西宁—德令哈—格尔木—那曲—拉萨。
这条路线被誉为“天路”的青藏铁路,沿途的风光美不胜收。列车途经宁夏中卫沙坡头,沿着蜿蜒的黄河横穿该景区。尔后,翻昆仑、踏雪山,唐古拉山口、沱沱河、可可西里都在列车的窗外通过。
扩展资料:
去西藏最佳季节:
去西藏旅游,3--11月都是可以的,其中6,7,8月是西藏的旅游旺季,但也是旅游价格最高的时候。每年的4,5月,9或10月,是进西藏最合适的时候。
去西藏旅游应准备的东西:
1、随身药品,建议带肠胃药,感冒药,常用消炎药,晕车药,头疼粉,止痛片,创可贴。
2 、服装类 ,淡季时西藏的天气温度已升高,但还是要穿毛衣毛裤的,再带上一件抓绒的外套和一件厚的冲锋衣即可,鞋穿户外低帮休闲鞋,可带一长沿帽来遮阳。
3、物品类 防紫外线的墨镜,防晒霜,雨伞,相机,多带一手机备用。
过年去拉萨有什么建议
春节期间去拉萨旅游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提前预订机票和酒店,春节期间拉萨的机票和酒店都比较紧张,需要提前预订。
2、做好保暖措施,拉萨属于高原地区,气温较低,需要做好保暖措施,带上羽绒服、帽子、手套等保暖衣物。
3、注意高反,拉萨海拔较高,部分游客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,需要提前服用红景天等预防高反的药物。
4、尊重藏族文化,拉萨是藏族地区的首府,需要尊重藏族的文化习俗,比如不要在寺庙内大声喧哗,不要随意触摸佛像等。
5、注意饮食卫生,拉萨的饮食口味与内地差异较大,需要适应一段时间,在就餐时要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水土不服。
去拉萨高原反应的人多吗
有高反是必然的,只是程度高低!以下这篇文章对你了解高原反应应该有所帮助!
高原衰退症是个新名词,正式命名到现在不过30多年。
但是,我国共有1200多万人,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;国土面积的1/6,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。
毫无争议,我国是世界上高原人口最多、面积最大的国家。
因此,高原衰退症的年龄虽不大,但是需要普渡的人口却不少,十分尤其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1
高原衰退症在人体内形成的过程
高原环境氧气稀薄,大气压低,紫外线、严寒、大风、干燥,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损害。
初入高原,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状态,会因为高原低氧低压环境而打破,其生理功能会紊乱。
为了适应高原低压低氧环境,机体的生理功能会相应改变,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再次稳态,比如心率的适当加快,呼吸的适当加深加快,红细胞的适当增生。
这种在高原环境中,机体内环境的重新达到稳态的过程,称之为习服。
但是,当机体长期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中,长期处于过度疲劳、负面情绪、睡眠剥夺等不良状态,机体会逐渐失去对高原环境的习服适应,造成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,尤其是认知功能和体能的减退,出现诸如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事情、思维判断能力降低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降低、长期失眠、疲倦乏力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、牙齿松动容易脱落、头发脆性增加并脱落等一系列症状,称之为高原衰退症。
简单地说:人体到高原后,对高原环境进行习服。习服不了高原的,出现的一系列症状,称为高原衰退症。
客观地说:习服高原是比较难的,犹如驯服一头猛虎。习服不仅时间较长,完全习服需要6个月以上,而且习服具有可逆性,返回平原再到高原,需要重新进行习服。
因此,高原衰退是每个人从平原到高原,或是从较低海拔的高原到较高海拔的高原,必须面对的身体伤害。只不过,伤害的时长不同、程度不同而已。
2
高原衰退症名称的由来
1、国外的研究
1981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低氧讨论会上,有学者曾经提到,长期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的人,会逐渐出现诸如记忆力减退、失眠、疲乏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等现象,并将之命名为高原衰退。
除此以外,国外其他学者通过临床观察,也发现了类似现象,比如南美学者称之为适应病或适应衰退,在印度称之为狭义的“慢性高山病”。
但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现象,而非一种独立的高原病。
2、国内的研究
1976年中国学者开始对高原衰退现象进行临床观察,将其称为“慢性高原反应”或“持续性高原反应”。
但是,由于高原衰退现象是一个全身多系统、多器官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症,主要是认知能力和体力的逐渐减退,很难用“慢性高原反应”这一表述模糊的术语,清楚阐述高原衰退现象的完整临床特点。
随着对高原衰退现象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,中国学者在高原地区进行了长期细致的临床观察,逐渐认识到高原衰退现象这一临床综合症,不仅仅是一种慢性高原反应,更应该是慢性高原病中的一种独立的亚型。
1982年召开第一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,讨论并明确了高原衰退现象的基本特征。
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,中国学者通过长期的高原临床观察,将高原衰退现象的临床症候群,正式命名为“高原衰退症”,并将之分为脑力衰退型和体力衰退型。
小结一下:高原衰退虽然由来已久,但是正式名称却是姗姗来迟。只不过希望,这不是迟来的爱。
3
高原衰退症的基本特征
1、发病一般在海拔3000米(少数低于此高度也可发生)。多为居住高原较长时间后逐渐出现一系列症状,少数则为急性高原反应迁延不愈而致。
2、主要症状像神经衰弱综合症。间或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。有时伴有浮肿、原因不明的肝肿大、蛋白尿等,血压可偏低或偏高。
3、一般都有减重、消瘦和体力、脑力劳动能力明显减退的客观依据。
4、上述症状在转至较低地区或平原后,有明显减轻或消失。
4
高原衰退症的临床症状
1、脑力衰退型的症状
1)记忆力、注意力减退,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;
2)认知能力全面下降,短时记忆、注意力、反应力、推断性认知能力均较之健康人群下降;
3)脑力衰退患者血流变学异常,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性增加,血液粘稠;
4)脑力衰退患者凝血功能下降,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;
5)患病率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。
2、体力衰退型的症状
1)以疲劳乏力、劳动能力下降、食欲不振、睡眠障碍、易反复感冒为主要症状;
2)左心收缩功能减弱;
3)衰退患者血流变学异常,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性增加,血液粘稠;
4)体力衰退患者凝血功能下降,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;
温馨提示:高原衰退症虽是一种病,但是却不易诊断,容易与类似症状的疾病混淆,所以医生一般不会确诊高原衰退症。
久居高原人群根据从事的体力或脑力劳动,结合自身平时表现,对照体检各项指标,自行判断是否患有高原衰退症,并进行针对性的身体保养,尽量避免或减少身体伤害。
标签: 6月去拉萨拍照穿搭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