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一览:
坐飞机到拉萨要注意什么
1、如患了感冒,等感冒好利索了再进藏。
2、在西藏注意保暖,千万不要着凉感冒。
3、刚进高原不要洗澡,避免着凉。
4、在高原动作要慢,不要剧烈运动,要休息好。
5、吃饭不要过饱,减少心脏负担。
6、晚上如睡不着(也是 高原反应 的表现),可以吃一片 舒乐安定 ,睡好了,精神自然好了。
7、要注意防晒,高原空气干净、离太阳近,紫外线照射强,最好涂防晒霜或做其它防晒措施。
8、要戴防紫外线的墨镜,保护眼睛。
想去西藏旅游!西藏的住宿条件怎么样
作为一个最近几年每年都去西藏的旅游者,我来回答一下吧。
现在随着西藏的旅游开发,住宿条件已经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。在拉萨,日喀则,林芝这样的地级市,山南、狮泉河这样的地区首府,都有不同层次的酒店,比内地稍贵些就可以住到卫生和住宿条件差不多的酒店。在旅游热点地区的县城比如定日、萨嘎、札达、普兰、波密、墨脱也都有不错的酒店,川藏线上也有一些譬如仁青客栈一样的住宿地,价格也比内地高不了多少。所以到西藏玩如果走大众线路,是不用担心住宿问题的,价格方面,海拔越高,价格越贵,拉萨、日喀则三百多可以,萨嘎就要四百多,塔钦条件好的喜马拉雅得六七百。
不过你要是深度游,因为游人少,住宿条件就没法保证了,有些地方的藏民开的客栈,你会怀疑被褥是从来没有洗过的,带隔脏的被套是必须的。去新错、冈仁波齐转山,住宿你是讲究不了的。

冬季去拉萨要注意或准备什么
冬季去拉萨旅行,需要注意保暖和防寒。由于拉萨的高海拔和低温,旅行者需要准备厚重的羽绒服、冬季的保暖衣物,帽子、手套和围巾等保暖用品。
此外,由于冬季的高原反应可能会更加明显,需要提前做好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,如慢慢适应高原气候、多喝水、多休息等。
另外,也需要留意当地的天气情况,尽量避免在大雪或恶劣天气条件下出行,以确保安全和舒适度。
常年在平原生活的我要去拉萨出差一个月,请问此次出差必备哪些物品
拉萨的海拔在3500左右,氧气含量比平原低,去之前建议检查下身体,高血压患者不宜前往。
准备的物品要看你几月份过去出差的,如果是夏季,衣物按照平原的秋季来准备,带几件厚点的外套、裤子,要是冬季过去,选择保暖效果好的衣物,拉萨的冬季气温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,甚至更冷,要注意保暖。
准备点药品,感冒药、拉肚子药,在高原上感冒严重了容易引起肺水肿,少吃油腻的食物,在高海拔的地方肠胃功能会减弱。
其他的物品就是身份证、钱这些了,拉萨周边风景不错,能带上相机最好,没事的时候逛逛、到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、小昭寺,也可以去看文成公主演出。
3月份去拉萨应该注意那些事项
1,西藏到了3月份气温就已经回升了,白天和晚上温差较大,晚上基本都是零下,而白天最高温度可以到18度左右,3月份西藏下雪的可能性不大。3月份去西藏天气还是比较冷的,要带羽绒服注意保暖,另外需要注意的是3月份高原含氧量比夏天低,所以玩儿的话悠着点,还有就是拉萨紫外线很强,注意防晒。
而3月却是西藏的江南林芝的最佳旅游季节之一,每年3月举办桃花节,桃花烂漫,群峰阵列,景色非常美丽。3月份去西藏看雪山更加壮观,比旅游旺季7、8月时候更加壮观。
2,需要注意事项:带一点50%的葡萄糖,有高原反应时喝一点,到当地后喝一点“藿香正气水”以预防水土不服,去了后最少前4天不可以剧烈运动、洗澡(两天内不可洗)防止得急性肺水肿。
氧气可以不带,需带口服葡萄糖或者红景天感觉不舒服缓解得快。
初入藏时应注意休息。特别是入臧的第一天,应该避免任何的体力劳动。要知道,我们原来可是生活在海拔近2000米的地区,平原地区的人就更难适应了)。
如果第二天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可适当地进行活动,若出现不适,仍应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治疗。
去拉萨高原反应的人多吗
有高反是必然的,只是程度高低!以下这篇文章对你了解高原反应应该有所帮助!
高原衰退症是个新名词,正式命名到现在不过30多年。
但是,我国共有1200多万人,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;国土面积的1/6,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。
毫无争议,我国是世界上高原人口最多、面积最大的国家。
因此,高原衰退症的年龄虽不大,但是需要普渡的人口却不少,十分尤其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1
高原衰退症在人体内形成的过程
高原环境氧气稀薄,大气压低,紫外线、严寒、大风、干燥,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损害。
初入高原,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状态,会因为高原低氧低压环境而打破,其生理功能会紊乱。
为了适应高原低压低氧环境,机体的生理功能会相应改变,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再次稳态,比如心率的适当加快,呼吸的适当加深加快,红细胞的适当增生。
这种在高原环境中,机体内环境的重新达到稳态的过程,称之为习服。
但是,当机体长期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中,长期处于过度疲劳、负面情绪、睡眠剥夺等不良状态,机体会逐渐失去对高原环境的习服适应,造成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,尤其是认知功能和体能的减退,出现诸如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事情、思维判断能力降低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降低、长期失眠、疲倦乏力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、牙齿松动容易脱落、头发脆性增加并脱落等一系列症状,称之为高原衰退症。
简单地说:人体到高原后,对高原环境进行习服。习服不了高原的,出现的一系列症状,称为高原衰退症。
客观地说:习服高原是比较难的,犹如驯服一头猛虎。习服不仅时间较长,完全习服需要6个月以上,而且习服具有可逆性,返回平原再到高原,需要重新进行习服。
因此,高原衰退是每个人从平原到高原,或是从较低海拔的高原到较高海拔的高原,必须面对的身体伤害。只不过,伤害的时长不同、程度不同而已。
2
高原衰退症名称的由来
1、国外的研究
1981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低氧讨论会上,有学者曾经提到,长期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的人,会逐渐出现诸如记忆力减退、失眠、疲乏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等现象,并将之命名为高原衰退。
除此以外,国外其他学者通过临床观察,也发现了类似现象,比如南美学者称之为适应病或适应衰退,在印度称之为狭义的“慢性高山病”。
但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现象,而非一种独立的高原病。
2、国内的研究
1976年中国学者开始对高原衰退现象进行临床观察,将其称为“慢性高原反应”或“持续性高原反应”。
但是,由于高原衰退现象是一个全身多系统、多器官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症,主要是认知能力和体力的逐渐减退,很难用“慢性高原反应”这一表述模糊的术语,清楚阐述高原衰退现象的完整临床特点。
随着对高原衰退现象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,中国学者在高原地区进行了长期细致的临床观察,逐渐认识到高原衰退现象这一临床综合症,不仅仅是一种慢性高原反应,更应该是慢性高原病中的一种独立的亚型。
1982年召开第一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,讨论并明确了高原衰退现象的基本特征。
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,中国学者通过长期的高原临床观察,将高原衰退现象的临床症候群,正式命名为“高原衰退症”,并将之分为脑力衰退型和体力衰退型。
小结一下:高原衰退虽然由来已久,但是正式名称却是姗姗来迟。只不过希望,这不是迟来的爱。
3
高原衰退症的基本特征
1、发病一般在海拔3000米(少数低于此高度也可发生)。多为居住高原较长时间后逐渐出现一系列症状,少数则为急性高原反应迁延不愈而致。
2、主要症状像神经衰弱综合症。间或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。有时伴有浮肿、原因不明的肝肿大、蛋白尿等,血压可偏低或偏高。
3、一般都有减重、消瘦和体力、脑力劳动能力明显减退的客观依据。
4、上述症状在转至较低地区或平原后,有明显减轻或消失。
4
高原衰退症的临床症状
1、脑力衰退型的症状
1)记忆力、注意力减退,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;
2)认知能力全面下降,短时记忆、注意力、反应力、推断性认知能力均较之健康人群下降;
3)脑力衰退患者血流变学异常,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性增加,血液粘稠;
4)脑力衰退患者凝血功能下降,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;
5)患病率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。
2、体力衰退型的症状
1)以疲劳乏力、劳动能力下降、食欲不振、睡眠障碍、易反复感冒为主要症状;
2)左心收缩功能减弱;
3)衰退患者血流变学异常,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性增加,血液粘稠;
4)体力衰退患者凝血功能下降,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;
温馨提示:高原衰退症虽是一种病,但是却不易诊断,容易与类似症状的疾病混淆,所以医生一般不会确诊高原衰退症。
久居高原人群根据从事的体力或脑力劳动,结合自身平时表现,对照体检各项指标,自行判断是否患有高原衰退症,并进行针对性的身体保养,尽量避免或减少身体伤害。
标签: 去拉萨晚上都睡不着是什么原因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